
ta中國臺灣建筑的年鑒項目在臺灣享有盛譽,每年征集過去已竣工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作品,并將其分為兩本年鑒:《建筑設計年鑒》和《室內設計年鑒》。這些年鑒不僅是對優秀作品的記錄,更是對設計理念和實踐的深度探討,激勵著無數設計師追求卓越。
現在,ta迎來了全新發展階段。攜手阿奇找找與1m建筑裝飾沙龍學會,共同拓展華人建筑文化的影響力,為全球華人帶來更多創新的視角和靈感。
阿奇找找是一家致力于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建筑行業創新的平臺,其精準的行業分析與資源整合能力,使其在建筑裝飾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影響力。1m建筑裝飾沙龍學會作為行業內的專業平臺,致力于為建筑設計師、室內設計師、裝飾工程師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開放空間。
三方強強聯手,推出全新平臺——ta華人當代建筑志,使命是“銘刻華人當代設計經緯”;以及首發項目《ta華人當代設計年鑒》,包含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2本。旨在為優秀的設計師提供一個平等、透明、高質量的展示平臺,推動華人設計力量在國際舞臺上的發揚光大。


《ta 臺灣建筑》雜志社社長,自1980年代起深耕建筑媒體行業,擁有逾40年豐富從業經驗。早年曾任職于《建筑師雜志》,歷經7年專業積累后,于1989年創辦《空間》雜志,后于1995年創立《ta 臺灣建筑》,至今已持續運營近30年,使其成為臺灣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建筑設計專業期刊之一,并在全球華語建筑領域占據重要地位。
在這次的演講中,社長將以親歷者視角回顧自己的從業經歷,分享 ta 的發展歷程與時代背景,并展望未來的拓展方向:
? 從《建筑師雜志》《空間》到創辦《ta》,一段跨越四十年的媒體人生;
? 介紹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住宅建筑獎項機制,并探討在大陸落地舉辦的可行性;
? 回顧1998年 ta 與上海建筑學會聯合策展的“上海臺灣建筑·室內交流展”,并分享2026年重啟該展的籌備構想;
? 介紹全新推出的《ta 華人當代建筑志》,為華人設計建立一個持續、平等、有力的國際呈現平臺。

分享Gensler“2025全球設計趨勢展望”報告,聚焦五大關鍵方向和今年威尼斯雙年展Gensler《500年建筑》重新構想再生設計,探索持久存續建筑的愿景。

設計以生活中的極端和矛盾作為創作靈感的來源,以人、時間和空間之間的相互關系探討建筑設計的各種可能性,并以建筑設計概念的手法詮釋室內、家具和首飾設計。設計作品中呈現一種開放、自我和獨特的人文情懷。

在 AI 賦能設計的當下,其價值呈現出兩個層面的提升,技術層面,AI 已實現文字生成、圖像渲染等基礎工作的自動化,將建筑師設計師從重復勞動中解放,效率提升 3-5 倍的同時,誤差率也下降。更關鍵的是,AI 浪潮反而強化了"人的需求"——人對于環境、對空間、以及在情感方面的需求。這些"非標準化需求"正是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行業最核心的商業驅動力。
魯班節位置


3天時間,4大板塊,聚焦設計、工程、管理、AI落地,直擊行業一線真實命題。
來這里,拓視野、補短板、找方向。
現在預約,為你的專業升級按下加速鍵!

掃碼登記進入場館

Abby 138 1640 2625(同微)

報名專業培訓課程
添加招生老師咨詢



